老牌犇鐵板燒二店犇和三味,除了展現年輕氣息,也讓和牛搖身一變五味並陳,價位不低但視覺味覺都滿足
對熊來說,犇鐵板燒一直都是熊爸喜愛的店家之一
不管是請客或是朋友聚餐,都是個很不錯的餐廳
所以也讓熊對犇這個品牌,從小時候開始就有很好的感覺
而隨著時代演進
犇鐵板燒也轉由第二代Albert跟Cindy一起經營,也打造了犇和三味這個老店副牌
(位置就在犇鐵板燒的旁邊,所以無論是食材或是師傅都可以互通有無)
其實,熊在採訪工作裡,也曾經跟他們有過幾面之緣,雖然不算熟悉
但感覺上跟很多第二代相比,熊更能感受到真誠與活力
再加上也看到他們為了餐廳費盡心力,就想把這個老品牌再度發揚光大
這次有機會受邀來試菜,也讓熊更能真切感受到犇和三味的年輕氣息與魅力
稍微介紹一下這家店,其實一開始是以犇極鍋物的角色出發
但經過思考,Albert跟Cindy不停到日本取經,也決定除了鍋物之外
搭配上日式料台及原本的鐵板燒,打造出三味一體的犇和三味
到底是哪三味?其實就是日式鐵板燒 和風鍋物 和食料理(之因此叫和三味)
先從門口看看,到八月底止午間時段用餐都不必加收一成
再加上周日至周四晚餐只要認點一鍋物套餐,就送Prime牛小排跟生魚片
這部分倒是相當實惠,對喜歡這裡的朋友來說,也是不錯的福利
接著看看店裡的環境,一進門就有舒適的沙發等待區
當然,基本上犇鐵板燒與犇和三味都屬精緻細膩的高單料理
門口也有放上最招牌,且什麼都吃的到的鍋物雙人套餐(9600元,兩人)
當然這價錢的確驚人,但有辦法開出這樣的菜單,也代表對自己的菜色極具信心
整體而言,犇和三味的走複合式且有變化的吃法,價位也比犇略低一些些
但仍屬頂級鐵板燒餐廳,也蠻適合重要節日甚至是求婚大餐哩
從這裡走下去,就是包廂區域
今天的媒體部落客餐敘,大家都被安排在鐵板區,因為來的比較早,所以熊就先東拍西拍一陣
基本上,內部的感覺有點兼具鼎王跟橘色涮涮鍋的味道
以投射燈與較暗的深色環境,打造出一種舒適典雅的氣息
也有半開放式的包廂鍋物區
(咦?居然發現料理台)
沒錯,因為犇和三味裡就有一味是和食料理,所以握壽司與日式料理是絕對少不了的!!
主廚推薦的超正點(豪華)菜色,神戶級AA11等級和牛實在是不常見啊(牛肉癮已經犯了。。)
先來看一下鐵板區,有種興奮的感覺(每次都想上去試試看在鐵板燒煎牛排的感覺。。)
裝飾都頗為雅致,在這樣的環境裡用餐,多花上一些錢其實也不是太奇怪的事
各種酒類
餐具布置也走低調質感路線,而在這裡用餐,每人會酌收水資65元唷(水是evian礦泉水)
好,接下來就到了菜單時間
犇和三味也特地幫熊跟格友及媒體記者們安排精緻菜色
整體來說,這次熊也嘗到不少犇和三味的重點菜色
菜單以犇和三味夕食一品神戶級澳洲和牛牛排套餐為基礎(已升級至AA11,每人3680元)
但也有稍微更動一些品項
像黑毛和牛握壽司(280元,貫)與A級鴨肝握壽司(140元,貫)就不在原版夕食一品菜單裡
所以,熊跟格友總計吃到嫩煎和牛牛舌 黑毛和牛握壽司 神戶級澳洲和牛牛排 和牛牛筋炒飯
再加上特別的驚喜,就是湯頭香濃的辣味石狩鍋之外,居然每人還能嘗到一片涮過的神戶級和牛
一套餐點裡面,居然有五種不同的和牛作法,只能說這餐除了難得美味之外,也是大開眼界
其實在到訪之前,熊也蠻常接觸和牛,當然肉嫩油香絕對沒問題
好吃歸好吃,但如果多吃幾塊了,就會比較容易出現膩口的狀況
所以該如何吃的到份量,還要轉換口感有變化,反倒成為師傅最該腦筋的事
原本想要看看,犇和三味要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但看來它們以握壽司的方式轉換,倒是很不錯的做法(又能兼具質感)
先來看看夕食一品系列,基本上開胃菜三選一,嫩煎和牛牛舌自然是首選
再加上三貫握壽司(這部分熊跟欣賞,口感能全然改變)
然後視主菜不同,價位從1780元到4880元不等(要再加一成)
最後也有湯品跟甜點,當然飲料部分也沒少
而夕食二品的部分,在握壽司部分略有不同
也有清楚載明加收水資,開瓶費是每瓶500元
再來,就是第一種晚間套餐部分
還有第二種晚間套餐,差別也是在握壽司食材選擇部分
當然,不愛握壽司的朋友,也可以挑選肉類套餐(都是肉,好過癮啊)
還有海鮮套餐
單點菜色部分
選擇好多啊!!
如果想要單點肉類,熊吃的神戶級AA11澳洲和牛牛排(2800元,約5oz)
飲料部分
再來,犇和三味也有鍋物部分的菜色
鍋物類的單點價位
海鮮及丸類,當然也少不了蔬菜
甜點部分也能單點,日式焦糖冰霜布丁(250元,份)可惜熊沒有吃到。。
再來還有和食(日料)套餐,犇和三味真的太多菜色啦!!
單點日料
炸物烤物及湯品
飲料類
日本清酒,種類也是多到極點啊!!
好的,再來就進入今天的菜色部分,神戶級澳洲和牛牛排好搶眼!!
黑毛和牛握壽司搭配明太子干貝握壽司,最後再來一貫A級鴨肝握壽司,實在太誘人啦
桌上的調味料,熊最愛左邊的醃漬物(小黃瓜跟白蘿蔔都很爽口,酸酸甜甜清口腔效果佳)
接著就是考驗主廚功力的時候了,和牛牛舌準備上場
動作快速又帥氣,熊也很想上台試試(但應該會被毆飛。。)
好的,這就是前菜部分的嫩煎和牛牛舌,也是今天上場的第一道和牛料理
說實在話,大概五分熟的牛舌吃起來正是時候,Q嫩夠味香甜多汁啊!
第一種展現方式,讓和牛不過度搶味,算是循序漸進
以小品的作法一步步引人入勝,熊很欣賞這樣由淺入深的鋪陳
再來,讓我們把鏡頭轉向日料台,另一位師傅也在大展身手中
炙燒的恰到好處,才是最完美的技術,味道反而會比全生的食材再親近大家一些
新鮮又完美的食材,就這樣上桌了(最受到大家注意的,當然就是黑毛和牛握壽司)
實在太美,在很難放下相機的狀況下,只好再來一張
黑毛和牛握壽司(280元,貫)
微微炙燒過後,黑毛和牛的油脂略為融解,更能帶出柔華口感與肉汁
說真的,這和牛的口感就像是黑鮪魚的大肚肉,甚至再更甜更嫩一些
而這道算是返璞歸真,第二種和牛的表現方式,以幾近生食的原味應戰
明太子干貝握壽司(180元,貫)
在鮮度取勝的狀況下,搭配明太子後再炙燒,香氣加倍卻不影響Q彈度
A級鴨肝握壽司(140元,貫)
最後一貫再吃這鴨肝,一湯匙不分次吃下
炙到略焦反而讓油香在嘴裡展開,就像味蕾大爆發一般的衝擊與強烈美味
再來,鏡頭再轉回鐵板區的主廚(大家輪流獻技,熊實在好幸福啊)
最重要的神戶級澳洲和牛牛排(AA11),就這樣現身了!!
兩面煎到微焦
一刀一刀的切分,看似輕鬆簡單,但熟度只要掌握不好就是死路一條
驚人的粉紅色大理石花紋,這應該就是牛肉的最完美狀態了吧!
很簡單的搭配,因為沒有什麼比牛肉本體更吸引人(但旁邊的蒜片實在好吃到極點,香又脆啊!)
油脂多,再加上肉汁鎖在肉裡,即便切開之後仍是非常飽滿
無話可說的火候,再加上鮮嫩欲滴的肉汁,實在用看的就讓人瘋狂
(有沒有快噴汁的感覺呢?)
簡單來說,這牛肉味道相當濃郁,油脂香濃卻能兼具咬勁,多吃兩三小塊仍是意猶未盡
說再多,其實也難以解釋它的美味,以熊吃牛肉的評價來說,它絕對算是經典風味
其實不加鹽就已經是對好牛肉最尊重的態度,但犇和三味仍準備兩種鹽供大家沾用
如果要形容,熊認為這可以算是正面對決
第三種和牛的展現方式,運用最熟悉的鐵板燒方式,讓人感受到傳統的美味作法
接下來,和牛不再是以塊狀的對決方式,而是以化整為零的作法,展現出第四種變化多端
略為帶筋與口感的和牛肉角,在鐵板上如爆米花般地被炒香
再搭配著金黃噴香的黃金炒飯
又是一道展現和牛油花的和牛牛筋炒飯,除了口感Q彈頗紮實之外
其實熊最欣賞的,是高溫下逼出的和牛油脂,搭著蛋與飯實在無人能擋
照理說,這次的套餐大致結束
沒想到Albert跟Cindy再度帶來驚喜,也就是神戶級澳洲和牛牛排涮肉片
在香氣四溢的辣味石狩鍋當中,豪氣的挾起整片AA11和牛就涮下去
在鍋中三秒即可食用,這實在太奢侈了!!
搭配一點湯,入口溫暖帶有淡淡辣味與味增香
和牛肉片實在無話可說,嫩度與香氣跟近乎全生的握壽司與牛排全然不同
好美的組合,光是這張照片就已經是和牛雙重奏
一整餐下來,熊就體會到五種不同的和牛風味
不管是炙燒板烤湯燙或炒飯都很有特色,也很適合老饕造訪
最後這份日式焦糖冰霜布丁(250元,份),也是犇和三味的重要甜點
但熊因為有工作先離開,所以最後終究是沒有吃到(超失望,所以這照片也是犇和三味提供)
稍微問了一下格友,大家都吃的甜蜜又開心,也算是完成一場極佳的和牛饗宴
雖然整體價位仍屬極高檔水準,但如果有機會一訪,熊也相信大家都會極度喜愛
特別是對和牛有瘋狂追求,甚至跟熊一樣崇拜的朋友,真的該來試試看哩!
犇和三味(極鍋物)
地址:安和路一段102巷4號
電話:(02)27848299
營業時間:上午十一點半至下午兩點半,下午五點半至晚間十點半
建議:價位來說屬台北極高檔鐵板燒,整體味道也相當優秀,包括AA11級和牛讓人一吃上癮
撇開價位讓人難以常食之外,倒是個適合老饕以及重要節日的頂級日料鐵板燒複合餐廳